★★★【绝色倾城-排着队上天堂】——蒙哥马利-克里夫特★★★



  他不是女人裙下的浪子,也不是以身殉爱的勇士,不要误解了他深邃的忧郁和孤独的感伤。即使高耸的鼻梁也无法撑起道德的重压,他生在那个年代本身就是个错误,如果不是在虚构的影像中找到寄托,我们不知道他的一生还会是个怎样的悲剧。

  ————追忆好莱坞著名影星——蒙哥马利-克里夫特 Montgomery Clift
  
  
蒙哥马利·克利夫特 Montgomery Clift  简介

出生日期 1920-10-17  
出生地 Omaha, Nebraska, USA  

  生于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从十四岁起就开始在随巡回剧团演出,后来在百老汇逐步扮演重要角色。1948年,进入电影界,在由弗雷德.齐纳曼执导的影片《乱世孤雏》中初登银幕,有出色的演出,从而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男主角金像奖的提名。在此后的期间,他共出演了二十部左右的影片,还曾以《一个美国的悲剧》和《永劫不返》两次获得奥斯卡最佳男主角金像奖的提名;以《纽伦堡审判》获1961年奥斯卡最佳男配角金像奖提名。1966年7月23日因心脏病而去世,终年四十六岁。  
   40年代,蒙哥马利-克里夫特和马龙。白兰度成了青少年的偶像。詹姆斯。迪恩在演出了第一部影片之后,曾给他崇拜的人蒙哥马利-克里夫特打过一个电话。可惜当时电话那头的蒙哥马利心不在焉。迪恩死后蒙哥马利才看到他演的电影。一次酒后他哭着对朋友说,他很后悔。

  后世的我们也替他们后悔。如果他们相识,很可能会成就一番伟大的友谊。因为他们太像了。蒙哥马利-克里夫特,他的英俊、敏感、他的易碎,他处于坚强与脆弱之间的颓美的气质,都在詹姆斯。迪恩身上找得到。而且他们都把电影中的伤感带到了生活中,令人痛惜。但如果说詹姆斯。迪恩的忧郁带点孩子气,带点拒绝长大的决绝,那么蒙哥马利就像一个心智沧桑的儿童,把他的憧憬和荣辱都提前预支了。

  蒙哥马利并没有什么演艺血缘。父亲是华尔街的股票经纪人,母亲则是中产阶级家庭妇女。他出生在1920年10月17日(与丽塔。海华斯同年同月同日),出生地纽约一直都是他最喜欢的城市。他长得确实非常漂亮,远远胜过他的兄妹。13岁时,蒙哥马利的戏剧文学老师将他推荐上了舞台,他第一次上台就落落大方,松弛自信。母亲直觉到儿子的天才,于是鼓励他跨入演员行列。一年后蒙哥马利第一次成了主角,他英俊,优雅,泰然自若,俨然是舞台上的主宰。以后的三年,他在百老汇的名声日响。其时好莱坞正物色新人,蒙哥马利的英俊面孔吸引了他们的视线。可惜他无意离开舞台。经过几个回合的邀请与挽拒,18岁的蒙哥马利终于站在了水银灯下,完成了他的处女作《红河》。这部经典的西部片里,他扮演约翰。韦恩的儿子。父亲和儿子同样坚强,免不了爱恨交加。西部荒原壮阔的朝霞映照着克里夫特年轻的侧影,眼神里有少年人特有的明朗。可惜这明朗转瞬即逝……

  第一部电影大获成功,往下他陆续接演了几部名片:

  《阳光照耀之地》(《郎心似铁》)里,蒙哥马利是个负心汉兼杀人凶手,为了娶有钱的表妹(伊丽莎白。泰勒扮演)将碍事的旧情人推进水里。可观众对他怎么也很不起来,反而替他找出种种理由:他这样深处社会底层的苦孩子,为了过上好一点的生活,难道会拒绝伊丽莎白。泰勒的美意?如此黑白不分的偏向恐怕只能归结于蒙哥马利独到的演技和一个演员与生俱来的魅力。

  1953年在希区柯克的悬疑片《忏情恨》中,蒙哥马利的魅力再次发挥了杀伤力。这次他扮演一个好心的神甫,屡屡被坏人诬陷。他无辜而恐惧的表情令观众心碎。虽然结尾好人被还以清白,但蒙哥马利终究没能够像观众希望的那样与女主角鸳梦重温,在台词里他说要把一生献给主。英俊高贵又神秘的年轻神甫总是惹人遐想,何况他身上又确实藏着不可说的隐痛。蒙哥马利在片中郁郁寡欢的样子日后成了他的经典神情。

  同年拍摄的《乱世忠魂》里,他扮演的那个号手从头至尾就是这种表情。好不容易爱上一个舞女,姑娘却不想嫁给一个普通士兵。珍珠港事件爆发,号手被误伤在同伴枪下,以身殉职。号手死去的场面有点不可思议:他躺在那儿,脸上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仿佛婴儿回归到大地怀里……

  银幕上蒙哥马利难展欢颜。即使笑了,也带一丝无言的苦涩。在银幕上他几乎没有诠释过完美的爱情,总是受伤或遗憾。可笑的是,这一切与他真实的生活又如此相似……



  蒙哥马利一生最著名的情感经历便是他与伊丽莎白。泰勒不弃不离的多年友谊。他们相识于《阳光照耀之地》,对手戏四目交汇,石破天惊。银幕下,两人也是相互吸引。哪一个青年男子又能抵得住泰勒那绝伦的美貌?可惜有些事情终究是勉强不来的。比如性的取向。也许蒙哥马利注定是一个只爱男人的男人——他们的感情只能停驻在爱情的门外,友情的门口。这反倒成全了一段相濡以沫的珍贵友情。也许同爱情相比,友情始终是风清云淡又余韵绵延。泰勒的历次婚姻风云变幻,而蒙哥马利,始终站在他身后静默如昔……

  1957年的一个深夜,蒙哥马利应邀去参加泰勒在别墅里举办的一场晚宴。回来的路上在乡间小路上不知怎么迷失了方向,驾车与一棵大树撞个满怀。
泰勒闻讯赶到现场。那个时刻她表现出了异于常人的勇敢和镇定。她抱住蒙哥马利的头,把他撞碎的牙齿一颗颗掏出来,以免噎住他的喉咙。他的血染红了她纤细的手指……这个场面总会使我想起《阳光照耀之地》的一幅剧照:阳光的手从窗外伸进来,抚摸着两人的轮廓。蒙哥马利靠在泰勒肩上,微微闭着眼。仿佛孩子靠在母亲怀里。很温暖,很踏实又有点孤独……

  这次车祸让蒙哥马利整整休息了八个月,他的半边脸扭曲了,下巴变了形,唯一可以摆脱痛苦的方式只有喝酒,嗑药……没人知道他是怎么熬过那些日子的,终于有一天,奇迹般地,蒙哥马利找回了作为一个演员的自尊,他又开始拍片了,一直拍到他离开了这个世界。

  1966年7月23日,蒙哥马利-克里夫特因心脏病突发死于家中,那年他46岁,只演了17部电影,算得上是英年早逝。他的兄妹一直都难以接受他是个瘾君子的事实,因为在他们面前他未曾把真相流露丝毫。死亡来得毫无迹象。蒙哥马利说过:“愈接近终结之处,生命愈繁花盛开……”

  伊丽莎白曾一度希望与蒙哥马利在银幕上再续前缘,在此之前他们已合作过三部影片。据说她曾自掏腰包说服导演启用蒙哥马利担任一部电影的男主角。本来事情已经有了眉目,可惜由于蒙哥马利的骤然去世而让这一切化为泡影……

  蒙哥马利死后,泰勒对记者说:我深深爱着他,他是我的兄弟,我最昂贵的朋友。

  私下里,她告诉她的朋友,蒙哥马利死后很多年,她每次看到他的名字,仍然会黯然神伤。

  蒙哥马利-克里夫特一生多次荣获奥斯卡提名却最终与之擦肩而过。与此同时,银幕故事里他身边美女如云:伊丽莎白。泰勒,凯瑟琳。赫本,甚至玛丽莲。梦露,但他至死仍是孑然一身。

  电影几乎是他全部的生活。他的温和底下是热情和好心肠。他很少伤害人,除了伤害他自己。银幕上他悲伤的笑容,他低沉的声线,他质朴带点笨拙的步态,浓密的眉毛下坚定又躲闪的眼神。在银幕上,当你注视他的时候,已看尽了他一生的悲哀。

  克里夫是一片云,静静飘过每一片不属于他的土地。找不到驻足的理由,也没有期待的归乡。

  对这个世界来说,他注定不是归人,是飘泊的过客。





作 品 年 表

The Defector 谍网惊魂 【1966】

The Love Goddesses 【1965】  

Judgment at Nuremberg 纽伦堡的审判 【1961】

The Misfits 乱点鸳鸯谱 【1961】

Wild River 【1960】
  
Suddenly, Last Summer 夏日痴魂 【1959】

The Young Lions 百战雄狮 【1958】

Raintree County 战国佳人 【1957】

From Here to Eternity 乱世忠魂 【1953】

Stazione Termini 终站 【1953】

I Confess 忏情记 【1953】

A Place in the Sun 郎心如铁 【1951】

The Big Lift 空投艳史 【1950】

The Heiress 千金小姐 【1949】

Red River 红河 【1948】

The Search 搜索 【1948】


附:部分影片介绍

1——忏情记 I Confess  1953


导 演 阿尔弗雷德 希区柯克 (Alfred Hitchcock)
编 剧 Paul Anthelme  George Tabori
国家/地区 美国
类型 剧情/惊栗

演员
蒙哥马利 克利夫特 (Montgomery Clift)
安妮 巴克斯特 (Anne Baxter)
卡尔 莫尔登 (Karl Malden)
艾亨 布赖恩 (Brian Aherne)
Roger Dann

剧情简介

   忏情记是电影大师希区考克最强烈、邪恶黑暗的故事,述说内心心灵混乱和外在身体的危险的故事。罗根的道德危机透过蒙哥马利强力精湛表演而扣人心弦。奥斯卡金像奖四次入围提名的蒙哥马利克里夫穿透人心的锐利双眼和沉思忧郁热情风迷了所有观众,他成为演出这个角色的最佳人选。奥斯卡得奖人安贝丝特和卡尔共同主演,担任事件关键人物和警方监识人员角色,两人努力为罗根洗脱凶杀案指控,却反而将他推入更深渊的陷阱里。海瑟饰演教堂司事--真正凶手--奥图凯勒成为希区考克式恶徒之一,表演出完全讽刺毫无悔意的恶魔形象。



2——百战雄狮  Young Lions, The 1958


导  演:爱德华.迪麦特雷克
演    员:马龙.白兰度 蒙哥马利.克里夫特

剧情简介

   一九三八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夕,一名信仰納粹德意志將是解救德國的熱血青年克里斯坦,毅然加入德軍行列,展開橫掃歐陸各國的行動。一名美國花花公子麥克與猶太青年諾亞,在參戰時,於軍中結為好友,諾亞因猶太血統遭到反猶太的同僚百般欺凌,憤而反抗。在北非戰場,德軍節節進擊,克里斯坦卻逐漸發覺戰爭的殘酷,直到入侵法國時,竟慘被盟軍殲潰,幾乎全軍覆沒,這三位不同血統,不同信仰的青年,面對了一場因戰爭引發的人性掙扎與痛苦……
  本片又名百戰狂獅,乃影史上著名的經典戰爭之一,巨星雲集,盛況空前。



3——乱世忠魂 From Here to Eternity  1953


导演 弗雷德·齐纳曼
编剧 达尼艾尔·塔拉达什
主演 蒙哥马利·克里夫特  唐纳·里德 弗兰克·辛纳特拉

剧情简介:

  影片故事发主在1941年夏天的夏咸夷。号兵布尔调到斯科菲尔德兵营。他性格内向抑郁寡欢。迷恋拳击的中队长多次劝他加入拳击队但他总不答应,原来他曾在一次比赛中不慎失手打瞎了好友的眼睛,内心留下创伤。珍珠港事件前夕,美国太平洋地区驻军寻欢作乐,苟且偷生。军官沃尔登甚至跟中队长之妻卡伦偷情私通,这时为人正直忠于职守的布尔忍无可,同沃登拳脚相加,较量了一次,而中队长又经常寻端捉弄士兵,禁闭室主任也经常常侮布尔的好友马吉奥,并在他逃跑时把其抓回处死,送葬时,布尔吹起了军号,号声抽抽打打,如泣如诉。12月7日凌晨,日本突袭珍珠港,美军兵营一片狼藉。布尔赶回营地途中,误被同胞的枪弹击中,跌落洼地而死。对此,军官沃登只是把他称作"堂堂男子汉"而已。

  该片以珍珠港事件为题材,揭露了美军内部派系斗争,军官飞扬跋扈,虐待士兵等种种丑间与黑暗现象,表现不愿同流合污的正直军人最终被庞大的军事机器吞噬的悲剧。

[ Last edited by prairie on 2005-10-5 at 19:52 ]

[ 本帖最后由 侍卫官 于 2006-5-10 12:38 编辑 ]

他和taylor关系就像rod hudson和dorris day一样

TOP

好莱坞最英俊的美男子--没有之一。美的让人心碎,如果当年他和dean成为一对,也许又会不同了,可惜生活中没有如果。

TOP

他是空前绝后的,美得让人心痛!

TOP

很赞他和泰勒的纯洁友谊:s13

TOP

又一部旧片

TOP

他真的是非常非常的帅,同时也是詹姆斯。迪恩的偶像,我看过他的很多片子,不过都是黑白片,他就像个天使。

TOP

可惜好多图都看不到了...

喜欢他跟詹姆斯.迪恩啊

TOP

他有一张天生的镜头脸,摄影师无须费力去寻找斜切45度,因为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完美无缺,五官无论是单开细品,还是合论整体,都无可挑剔,即使用最苛刻的美学标准来测量,也是完全符合三停五眼的样板美男,就连光线投射在脸上的阴影,都仿佛经过精确计算。无怪乎媒体称他为 "嘉宝以后最适宜于拍摄的脸孔"。
em04

TOP

乍一看,有点像演超人的男主角也!

TOP

偶的怀旧情结又被勾起来鸟

TOP

Raintree County在中央六放过 直译为雨树县 他和泰勒演的 悲情

TOP

还可以啦

TOP

回复 #20 侍卫官 的帖子

所以才是:排着队上天堂呀。
LZ好心狠呀,起这么个名字让人心酸

TOP

真的很英俊啊

TOP

伊丽莎白.泰勒  简直女神一样的美啊~
但是与蒙哥马利-克里夫特的友情~
也令人赞叹不已~
有谁可以真正的走如另一个人的心中呢
而且不是因为爱情~而是因为高贵的友情~em20

TOP

和玉婆搭的《雨树悬》,里边看着有点心疼。

TOP

经典!

TOP

第一次看到他是在环球银幕上,那篇文章叫《郎心似铁》,从此开始喜欢他了,他是个GAY吧,在当时好莱坞的环境里,注定是孤独寂寞的过完人生

TOP

哎~难道这悲剧收场是定数吗

TOP

经典,人也会成为经典吗?!

TOP

帅哥,不错,支持一下

TOP

我一部也没有,哪有下载?

TOP

他跟伊丽莎白泰勒关系狠好

TOP

很早以前听说过他~~~~

TOP

  • 三国群英传私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