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评] 《暗之光/Out in the Dark》:罗密欧与茱丽叶

本帖最后由 a98200 于 2014-9-7 14:32 编辑

人皆有好奇之心。远在异国发生的事情因为遥远而新鲜,尤是以巴这两个终日惶惶不可终日,旁人都不敢进入的神秘国家。

故事发生在两个阶级、国家、家境全然不同的人身上:一个贫穷、手表也没有的巴勒斯坦学生尼莫(Nimr);一个明显富有、父母家里灯火通明,还在特拉维夫拥有一层单位的律师罗伊(Roy)。几乎任何情况都不能将两人连系在一起,他们唯一拥有的共同点是,他们都是同性恋的。

如果我们把两者的角色分类,导演想表现的讯息就比较容易剖析——即使处於不等的状况下,唯有爱能够相容。

故事里两人从对方身上找到慰藉,但两者之间的背景几乎势成水火,如果你有留意电影对白的话,两人鲜有深入探讨对方的背景。作为恋人,假若你认识了25岁的男友,而你又打算跟他发展出一段关系的时候,你必定得暸解他25岁前发生的任何事情,包括与父母、兄弟、朋友或同事之间的爱恨情仇,因为暸解建立了一种信任,而这种信任缔造了安全感。

唯Nimr和Roy两人从出生起已被家仇国恨植根在脑海里,就像罗密欧与茱丽叶,他们的关系一旦公开便会有无尽的手将他们拉扯开。而每当尼莫谈及自己的家人时,罗伊总是表现得善解人意,但尼莫会说:「你不会明白我的处境」

在罗伊心中,不喜欢同性恋的父母可能很烦厌,但在尼莫心中,罗伊的父母比他的好多了,至少出柜后还不用被处死、通缉、追杀、「影响市容」。

或是谈及政治问题的时候,以色列人觉得土地是他们的,而巴勒斯坦人觉得土地是被侵占的。当「国家」层面影响到「个人」层面时,两人都对此避而不谈,「我不问你家是不是反以色列,你也不必知道我对巴勒斯坦的态度」。

因为一旦谈及,他们便会暸解到双方有多大的差异,尽管这些差异是由「国家」这成,但这道伤痕已经波及到两人,随时可能拆散关系。大家都避而不谈,心知肚明,但就是不让这道伤痕显现。

麻烦总会自己找上门。当巴勒斯坦、以色列方面知道尼莫是同性恋,「两个国家」的仇恨被背在「一对情侣」的背上。尼莫的家人被抓,远在异国的他心急不已,巴不得立即回家看看,这时看到电视上被称为「恐怖份子」的罗伊不但没有安慰尼莫,反而质问他是否恐怖份子。这个猜忌其实一早已在罗伊心中萌芽,即使不发生这次事件,最终也会撕裂两人关系。而尼莫听到罗伊的质问时,他反问对方:「我的家人是恐怖份子吗?」诚然,即使他的家人是「恐怖份子」,他们也是他的家人,一个「个体」,不是「只」被分类为危险的「恐怖份子」。

以巴之间的刺

早在我看过<<立见天国>>这部讲述巴勒斯坦与以色列之间的电影时,我已觉得国与国之间的政策折磨平民。两国持续战争多年,前一代的仇恨早已淡化,为何下一代、下下一代的人要持著某种国家原则向另一国复仇呢??冤冤相报何时了,继续报仇只会让以色列有藉口攻击巴勒斯坦,反之亦然。

引用莫泊桑在《奥尔拉》中的一段话——

“老百姓就像一群低能的牛,有时恭顺得几近愚昧,有时又暴躁得几近造反。接到命令说‘你们欢庆!’他们服从;接著又接到命令说‘去和你们的邻国打仗!’他们也服从。命令他们拥戴皇帝。他们便磕头;接著又命令他们拥护共和,他们便欢呼。

那些控制著老百姓的人也同样愚蠢,只不过他们服从的不是某个主人,而是某些原则。这些原则正因为是原则,必然是荒唐的、虚假的,因为他们想确立某些永恒不变的观念,而在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什麼不变的东西——我们的所见所闻都是些幻象罢了。”

为什麼要情侣肩负家仇国恨?罗密欧与茱丽叶一对还不够多?

故事结尾,尼莫偷渡法国,茫茫大海,他一个巴勒斯坦人,一个偷渡者,一个同性恋者,如何栖身。找到一个爱你的人已经不易,日后你看到一对情侣,不论黑白、中日、异同、白鬓还是青发…请你祝福他们;当他们被欺负时,请你挺身而出。否则就算尼莫跑到哪里,哪里也没有容身之所。

【首发于百度貼吧:暗之光吧】url:http://tieba.baidu.com/p/2700933874
1

评分人数

  • mrwhite

  • 三国群英传私服
  •